研究人员建议将卫星视为大型物联网设备

2019-03-07 15:49:449326人阅读

虽然读过小学也毕了业,但谈起卫星,毫不夸张的讲,小编脑海中很多年来浮现的画面都是天气预报中那颗裹着云层的地球——顺带在旁边自行脑补出一颗石块大小的物体。至于这个物体具体啥样、除了预测天气还有啥作用,不去想也不在意,仿佛卫星是那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卫星来的那样理所当然,一副“众星垂拱而治”的派头。

为了一改那个懵懂、无知(但改不了浩瀚宇宙中渺小)的自己,小编强行给自己科普了一小下。人造卫星可以是这样婶儿的:

研究人员建议将卫星视为大型物联网设备


表1 美国红外线间谍卫星

可以长这样:

研究人员建议将卫星视为大型物联网设备


表2 通信卫星

还可以是其他各式各样,但一看到那个最近饱受编辑图片之苦的小编,本小编决定要悲悯众生,图片不能过三,但表情包不能算。

研究人员建议将卫星视为大型物联网设备


言归正传,这些卫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有效载荷和卫星平台。有效载荷是为直接实现卫星应用目的或科研任务的各种仪器设备;卫星平台则是用于支持有效载荷正常工作的所有保障系统的总和。如:嫦娥一号、二号卫星使用的都是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

听上去云里雾里,但今天的人们对卫星可是各种离不开:看电视离不开它、打电话离不开它、GPS信号离不开它、天气监测离不开它、信用卡授权离不开它、通信等其他方面更离不开它。如果你再试着回想一下电影《王牌特工》里那个大坏蛋瓦伦汀用调度卫星做坏事的场景,又是另一幅画风。

噩梦也有机会照进现实。在此,让我们温习一下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2009年西伯利亚泰米尔半岛上方约490英里处,两颗通信卫星发生了撞击:两台机器都被摧毁,地表上方形成约2,000个碎片。金属浮片更是迫使国际空间站执行机动预防性回避。虽然调查人员确定起因是一停用的俄罗斯卫星与美国一私有飞船碰撞的偶然事件,但也让我们一睹了上空卫星一旦失去地面控制会导致的后果。

据忧思科学家联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UCS,一个成立于1969年、由全球10万多名科学家组成的非营利组织)称,截至1月份,至少有1,957颗卫星在轨运行,其中一些卫星很容易受到各种级别的窥探和破坏,如干扰通信、数据拦截、数据劫持和彻底接管等。

今年的RSA网络安全大会上,美国安全厂商趋势科技(Trend Micro)基础架构技术副总裁比尔马利克(Bill Malik)在介绍卫星安全的报告中表示,即将到来的互联设备时代和5G蜂窝网络的发展令这一问题变得更为迫切。其表示:“互联网大众化前,我们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而现在随着物联网的紧密耦合,要对其重新审视”。其呼吁制造商将卫星与其他互联设备一并考虑,并将发射到太空深处的航天器描述为“最偏远的物联网设备,人们要有掌控其工作状态的机制。

马利克在演讲中引用了两个案例,一为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的黑客“干扰”英国军用卫星“天网”、改变其路线的事件。英国防官员虽否认该卫星遭到破坏,并称成功攻击几乎不可能,但至少意识到了黑客是可以渗透到太空的;另一案例在2017年,当时至少20艘穿越黑海的船只表示其GPS装置显示他们在俄罗斯索契附近搁浅。这一GPS欺骗攻击的确切原因仍然是谜,但Malik认为随着经济对卫星技术的依赖增长,类似事件难免再次发生。

总之,互联时代,坑多路滑,小心跌倒。


作者:Gump,原文地址:http://www.mottoin.com/news/134760.html

0
现金券
0
兑换券
立即领取
领取成功